创建词条编辑实验
中医药杏林园数据库>> 百科分类 >> 中医典籍库 >> 诊法

"诊法" 分类下的词条该分类下有280个词条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小儿(《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20:24
标签:

摘要:小儿三锡曰:小儿禀赋旺者,气体充实,乳哺寒暑适宜,自无疾苦。有生之后,全赖乳哺,乳寒即寒,乳热亦热。情欲无涯,口腹纵嗜,毒酿于乳,而儿病矣。如乳母动肝气,则儿肝亦盛,所以先医谓小儿肝与脾病俱多者,此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58次
产后(《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20:24
标签:

摘要:产后三锡曰:产后脉浮大无力,即芤脉也。乃失血之脉,误认外感,立见倾危。其发热者,乃血虚阳无所依,浮散于外,而为热。必用参、芪大补,少佐炮姜以收浮热。《内经》曰: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所[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49次
胎前(《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20:23
标签:

摘要:胎前三锡曰:二气交感,凝而成形。筋骨脏腑,皮毛血精,日就月滋,气足乃生。气血旺,则胎易成而无病。气血弱,则胎多病而难育。方书云:食气于母所以养其精,食味于母所以养其形。是胎元病,脾胃饮食为本,母既食之而[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09次
带下(《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8
标签:

摘要:带下三锡曰:《难经》云: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妇人胃中浊痰郁久,从带而下,故曰带下。气受伤则白,血受伤则赤。丹溪曰:胃中浊气下流,渗入膀胱而为带,宜燥中宫之湿。又曰:肥人带下是湿痰,瘦人是热。今妇[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990次
妇人月经(《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6
标签:

摘要:妇人月经三锡曰:《内经》言女子二七天癸至。然谓之天癸,乃天一真阴之癸水也。二七阴气盛,盛则溢泄。又谓之月水者,取月圆则缺之象。此平人造化也。若禀赋旺,则十三即行,禀赋怯,则逾二七或十六七方至。常见羸弱人[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146次
前阴(《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5
标签:

摘要:前阴前阴所过脉之有二:一曰肝,二曰督脉。经曰: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是肝脉所过也。又曰:督脉起于小腹以下骨中央,女子系廷孔,循阴器;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是督脉所过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23次
烦躁(《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2
标签:

摘要:烦躁成氏曰:烦,为扰乱而烦;躁,为愤激而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折而言之,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躁为热之重。陈氏曰:内热曰烦,外热曰躁。心热则烦,肾热则躁。独烦不躁者,多属热。惟悸而烦者,为虚寒[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64次
怒(《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1
标签:

摘要:怒在志为怒,肝气盛则梦怒。阴气盛,闭遏其阳不得伸则怒。丹溪治善怒方,香附末六两,甘草末一两【甘草末一两:原脱,据《准绳》补。】,和均,每服五钱,白汤下。经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141次
喜笑不休(《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1
标签:

摘要:喜笑不休喜笑皆属心火,火得风而焰,笑之象也。戴人治一妇笑不休,用沧盐成块者二两,火烧赤,放冷研细,河水一大碗,煎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以指探吐出热痰五升而愈。《准绳》治一男子笑不休,口角流涎,黄连解毒[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066次
循衣摸床(《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9:50
标签:

摘要:循衣摸床循衣摸床,多是大虚之候。不问杂病、伤寒,以大剂参芪补之,或八珍汤,或独参汤,多有活者。诸病不大便者,有此养血润燥,兼用大黄通利之。妇人产后崩漏去血过多,精神不自主持,筋燥乱动手足,错语谵妄,有类[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18次

诊法

脉理会参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一(《脉理会参》)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二(《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内容提要(《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序(《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上·四脉统领》(《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中·二十八脉详辨》(《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下·脉法备录》(《脉理会参》)
脉理集要
脉学类编
《四言举要类编》自序(《脉学类编》)
参考诸书目(《脉学类编》)
脉学类编
脉粹
校勘记(《脉粹》)
序(《脉粹》)
跋(《脉粹》)
正文(《脉粹》)
萧世基《脉粹》一卷(永正五年抄本)(《脉粹》)
濒湖脉学
痘疹心法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后记
月王药诊
内容提要 前言(《月王药诊》)
卷一(《月王药诊》)
卷二(《月王药诊》)
卷三(《月王药诊》)
卷四(《月王药诊》)
卷五(《月王药诊》)
卷六(《月王药诊》)
卷七(《月王药诊》)
卷八(《月王药诊》)
卷九(《月王药诊》)
后记(《月王药诊》)
译后记(《月王药诊》)
附录 本书所用动、植、矿物药汉文拉丁文名称对照(《月王药诊》)
四诊法
四诊法序(《四诊法》)
脉法(《四诊法》)
脏腑部位(《四诊法》)
诸经不行三部辨(《四诊法》)
十二经脉起止(《四诊法》)
独取寸口(《四诊法》)
三部九候(《四诊法》)
脉形(《四诊法》)
妇人脉(《四诊法》)
四时平脉(《四诊法》)
五脏平脉(《四诊法》)
脉贵有神(《四诊法》)
脉要(《四诊法》)
脉象相类(《四诊法》)
形病相应(《四诊法》)
脉病(《四诊法》)
杂病生死脉(《四诊法》)
诸杂病生死歌(《四诊法》)
脉异(《四诊法》)
危脉(《四诊法》)
太冲尺脉 附冲阳(《四诊法》)
括曰(《四诊法》)
脾胃脉(《四诊法》)
小儿(《四诊法》)
反关脉(《四诊法》)
太素脉伪(《四诊法》)
脏腑部分(《四诊法》)
五官(《四诊法》)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四诊法》)
脏腑肢节见于面部之图(《四诊法》)
望色(《四诊法》)
色脉(《四诊法》)
形诊(《四诊法》)
死症(《四诊法》)
诈病(《四诊法》)
声诊(《四诊法》)
问(《四诊法》)
辨舌(《四诊法》)
病机部
卷上序(《病机部》)
气病(《病机部》)
血病(《病机部》)
脾胃(《病机部》)
内伤(《病机部》)
诸虚损(《病机部》)
劳瘵(《病机部》)
发热(《病机部》)
恶寒(《病机部》)
饮食(《病机部》)
痰(《病机部》)
咳嗽(《病机部》)
哮喘(《病机部》)
诸郁(《病机部》)
霍乱转筋(《病机部》)
呕吐哕恶心(《病机部》)
痞满(《病机部》)
噎膈(《病机部》)
吞酸吐酸(《病机部》)
嘈杂嗳气(《病机部》)
肿胀(《病机部》)
胀论(《病机部》)
水肿(《病机部》)
眩晕(《病机部》)
头痛(《病机部》)
胃脘痛(《病机部》)
腹痛(《病机部》)
胁痛(《病机部》)
腰痛(《病机部》)
脚气(《病机部》)
痛风(《病机部》)
痿病(《病机部》)
二厥(《病机部》)
遗尿不禁(《病机部》)
便浊遗精(《病机部》)
淋闭(《病机部》)
消渴(《病机部》)
秘结(《病机部》)
疝气(《病机部》)
耳病(《病机部》)
目病(《病机部》)
口病(《病机部》)
鼻病(《病机部》)
齿病(《病机部》)
咽喉(《病机部》)
卷下序(《病机部》)
真中风(《病机部》)
火(《病机部》)
暑(《病机部》)
湿(《病机部》)
燥(《病机部》)
寒(《病机部》)
疟(《病机部》)
痢疾(《病机部》)
积聚痃癖癥瘕(《病机部》)
惊悸怔忡健忘(《病机部》)
诸汗 (《病机部》)
癫狂(《病机部》)
五癎(《病机部》)
痓病(《病机部》)
黄疸(《病机部》)
痹(《病机部》)
疠风(《病机部》)
关格(《病机部》)
交肠(《病机部》)
脱肛(《病机部》)
肠风脏毒(《病机部》)
多眠不眠(《病机部》)
循衣摸床(《病机部》)
喜笑不休(《病机部》)
怒(《病机部》)
烦躁(《病机部》)
前阴(《病机部》)
妇人月经(《病机部》)
带下(《病机部》)
胎前(《病机部》)
产后(《病机部》)
小儿(《病机部》)
痘疹(《病机部》)
治法汇
治法汇一卷
治法汇二卷
治法汇三卷
治法汇四卷
治法汇五卷
治法汇六卷
治法汇七卷
治法汇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