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香风茶(《安徽中草药》),毛山茶、岩马桑(《新华本草纲要》)。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基原】
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山蜡梅的叶。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原植物】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又名:亮叶蜡梅(《经济植物手册》),野蜡梅(《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常绿灌木,高达3 m。幼枝方形,老枝近圆柱形。单叶对生,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3 cm,宽1.5~5.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叶脉在下面凸起。小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芳香;花被片多数,白色或黄白色;雄蕊5~7,花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于雄蕊基部内侧对生;离生心皮多数,子房卵形,花柱纤细。假果椭圆形,褐色,被糙硬毛,内含瘦果数个。种子1颗。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果期4~7月。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生于山地疏林下或林缘阳处。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采收加工】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药材】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山蜡梅Folium Chimonanthi Nitentis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性状 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较糙,具密布的透明腺点,主脉浅褐色,于下表面明显突出;叶柄长0.5~1 cm。薄革质,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凉。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鉴别 (1)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略扁平,外壁增厚,有时可见孔沟,并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外壁增厚,有气孔;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非腺毛,壁厚。栅栏组织为2~3列短柱状细胞;海绵组织中散有多数油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发达,导管常3~13个排列成行,韧皮部较窄,新月形,中柱鞘纤维发达,几连成环。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2)取本品粉末0.5 g,加乙醇5 ml,置水浴中加热2 min,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挥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或蓝色荧光,喷洒1%三氯化铝的乙醇液后,荧光加强(检查黄酮类)。取本品粉末2 g,加稀盐酸20 ml,煮沸5 min后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调节pH8~9后,用氯仿振摇提取,取氯仿液挥干,残渣加稀盐酸1 ml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即发生橘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成分】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山蜡梅含黄酮: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生物碱:蜡梅碱(calycanthine),香风茶碱A、B、C;叶精油成分有: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莰烯(camphene) 1, 8-桉叶素(1, 8-cineole),樟脑(camphor),龙脑(borneol),异龙脑(isoborneol);另含鲨肌醇(Scyllitol)。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药理】
1.镇咳作用 挥发油给猫及豚鼠腹腔注射,均有一定镇咳作用,10 min显效,20 min效果最好,但平喘作用不稳定,维持时间也短。鸽子气管纤毛运动实验证明,挥发油祛痰作用不明显。
2.降压作用 香风茶总碱7 mg/kg,静脉注射,使猫与犬血压下降40%以上,维持30 min以上,而蜡梅碱10 mg/kg,静脉注射降压作用短暂。香风茶C碱7 mg/kg,香风茶A、B碱10 mg/kg给猫静脉注射,C碱使血压下降40%,维持30 min以上,而A碱使血压下降20%, 5 min内恢复。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3.减肥作用 高脂饲料饲养小鼠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山蜡梅提取液,5星期后测体重、肥胖指数、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结果山蜡梅的挥发油提取液、石油醚及正丁醇提取液高剂量能减缓小鼠的体重增长,抑制食欲,减少体脂。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药性】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辛、微苦,温。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1.《安徽中草药》:“性温,味辛。”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2.《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辛,凉。”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功用主治】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祛风解表,芳香化湿。主治流感,中暑,慢性支气管炎,湿困胸闷,蚊蚁叮咬。
1.《安徽中草药》:“疏散风寒,芳香化湿,辟秽醒脾。”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2.《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预防感冒,主治流行性感冒,中暑,慢性支气管炎,胸闷。外用治蚊蚁叮咬等。”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用法用量】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内服:煎汤,6~18 g,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或开水冲泡代茶。外用:鲜品揉擦。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宜忌】
《福建药物志》:“用量过大,偶有恶心、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即可消失。”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选方】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1.治风寒感冒 香风茶6 g,生姜3~5片。煎水,服时加红糖适量。
2.治胸闷、倦怠、懒食 香风茶、桔梗各4.5 g,陈皮6 g,苍术9 g。煎服。(1、2方出自《安徽中草药》)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临床报道】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sstp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nihao
治疗感冒 香风茶片剂(每片相当于生药2.5 g)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 d。观察338例感冒,有效者314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92.9%。与桑菊感冒片对照,两药疗效相近。又有用山蜡梅茶(每块相当于生药6.25 g)口服,每次1块,每日3次,观察2237例流感,有效率达85%以上。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